用科技创新拥抱大健康——记2019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1-04-08
|
1969 次浏览
|
分享到: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19年第十届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于4月18日-19日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食品安全与健康”。会议深入探讨了国际食品安全与营养领域面临的新问题,为解决中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提出了更多更广的科学思路与途径。
本届大会得到了国际国内各方的高度关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信部、农业农村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部委都对大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科学理事会(ISC)、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美国官定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INTERNATIONAL)、欧洲食品卫生工程与设计组织(EHEDG)等7个国际组织与政府机构代表,涵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位国际权威专家出席会议,会议规模超过600人。此次大会深度聚焦8个方向,用创新发展回应中国食品与健康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为了落实“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明确指出首都的城市战略定位是“四个中心”,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讲话精神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 “市科协”)要求北京市属各学会积极与全国学会合作开展国际论坛。北京食品学会在市科协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主动联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申办《特医食品与健康食品产业》专题分论坛。
19日上午由北京食品学会、《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共同承办大会专题7-食品营养与健康论坛II《特医食品与健康食品产业》在友谊宫聚英厅召开。本次专题论坛北京市科协学会部杜扬副部长、梁凌云、周宁等领导亲临会议现场,学会部杜扬副部长代表市科协为专题论坛做了开幕致辞。
本专题论坛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健康研究所丁钢强所长,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长、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李东所长主持,论坛聚焦特医食品与健康食品的产业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监管司李晓瑜处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应用营养一室韩军花主任、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春梅经理、杭州丘比食品有限公司新规事业担当营业本部部长佐藤健治、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研究员刘鹭等五位来自政府监管、标准制定、食品企业及科研机构的行业专家为大家带来了特医食品及相关健康产业的最新前沿动态。2011年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就成立了特殊膳食用食品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特膳中心)在全国率先投入特医食品科研开发,新科技、新产品硕果累累,吸引了参会嘉宾,会场人员爆满,交流互动踊跃,参会者收获颇丰。
此次专题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发挥了北京食品学会及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在行业内的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北京食品学会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全国学会的交流合作,极大地提升了自身在行业的站位与影响力。同时,北京市科协等政府机构对此次专题论坛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也为今后国家学会在首都促进地方科技发展、行业凝心聚力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也得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孟素荷理事长的肯定,为地方学会与国家学会在学术交流中的合作共赢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新模式。
北京食品学会
2019年4月19日